在现实生活之中,有一些行为貌似不是很严重的违法犯罪,即便法学专业的人也以为不会受到很严重的处罚,但实际情况确并非如此,实施了这些行为需面临比较严重的刑事处罚。下面就为大家梳理一下:
1、破坏电力设备罪
最常见的就是偷电线的行为,剪刀一剪就是三年起步,没有未遂。那点电线偷去往往就卖个一千不到。法条:破坏电力、燃气或者其他易燃易爆设备,危害公共安全,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。
2、收二手车
二手机动车来历不明的很多,而且只要是来历不明且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收购,往往就被推定为“明知是赃物”而认定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。起步是三年以下,五辆车或者合计50万的就是3-7年。这个“50万”是指车的价值,鉴定出来的价值本来就比市场价偏高,想凑够50万很容易的。
很多贪小便宜的人就中招了。
3、入户盗窃后转化抢劫
入户盗窃的法定刑是3年以下,但一旦被发现并有暴力、威胁手段,就转化为入户抢劫,法定刑是10年以上、无期徒刑、死刑。
4、上网买气枪
在前几天最高法关于气枪的批复出台之前,枪支的认定标准非常严格。但即使这个批复放宽了对气枪的枪支认定,但没改变的是“买”这个行为,它直接被定性为买卖枪支罪,而不是非法持有枪支罪,法定刑三年起步。
实践中有些法官也觉得太重,于是就找些“证据不足以认定买卖”的理由来强行定成非法持有枪支罪,或者直接判缓刑。
5、打架斗殴
很多人都知道故意伤害罪的入罪标准是轻伤,心想着下手别太重就行。
他们不知道,寻衅滋事罪在前面等着。而且故意伤害罪致人轻伤的量刑是三年以下,寻衅滋事罪的量刑是五年以下,更重。
至于寻衅滋事罪要求主观上“逞强斗狠”这个完全不是问题,有几个人打架不是逞强斗狠的。
于是,年轻人打架还喜欢叫帮手。两伙人发生矛盾了,当场动一次手——寻衅滋事,五年以下。
打输那方不服气,叫人来继续打——聚众斗殴罪,三年以下。
而且叫来的人多数都不是空手的,多少会有几个人带上打人的家伙——持械聚众斗殴,3-10年。
6、伪基站发诈骗短信
常见手段是骗个急着找工作的老乡/年轻人,开车在热闹的地方乱转,车上安一台伪基站定时发送诈骗短信。一天下来少则八千,多则数万。
按诈骗罪的规定,发送诈骗短信5000条,以诈骗罪情节严重的未遂认定,法定刑3-10年;5万条则成立诈骗罪情节特别严重,法定刑10年以上、无期徒刑。
虽然可以认定犯罪未遂而减轻处罚,甚至还属于从犯,但是减轻最低减1档,随便发个5万条,至少也三年了。
7、过海关时帮陌生人带东西
有较大可能被认定为走私罪的共犯。
虽然说不一定能证实你“明知”,但把希望寄托在这种东西上面,先刑拘一个月不成问题。
8、行贿与受贿
某公务员:你要给个红包,这事才能办成。
某办事群众:好吧……给你。
一般人会以为这是被索贿,给了钱也不算行贿。但其实在司法认定中,这属于双方协商的行贿行为,而不是单方面的索贿。仍然成立行贿罪。
同样,对于受贿者,可能就是交流感情吃餐饭,过年过节一包礼品或一个几千块的红包,但只要相对方与自己有职务上的约束关系,如法官与律师,企业与工商局,房产商与房管局,这就是受贿罪和行贿罪,而不是“一般的人情关系”。